属羊的今年多大不是每家外资零售商,都能像麦德龙中国一样,能阿里、腾讯、万科、苏宁等众多买家的竞购。
继2019年3月麦德龙中国区业务传出被阿里巴巴收购的传闻后,麦德龙方面虽不予回应,但却一直在默默观望,以期进一步扩大自己的挑选范围。据透社5月底报道称,目前已有至少8名竞购者准备参与麦德龙中国多数股权的第二轮竞购,整个竞购过程很可能在2019年9月份结束。
而竞购方不仅仅包括阿里巴巴、腾讯,还聚集了房地产开发商万科与私募股权投资公司博裕资本组成的财团、永辉超市与高瓴资本组成的财团、厚朴投资与生鲜移动电商平台美菜网组成的财团、苏宁控股、沃尔玛百货、超市运营商物美集团等中国零售行业大部分玩家。作为一家入华23年的外资零售商,麦德龙中国近年来虽然业绩平平、营收也在走下坡,却为何一直能引起众多互联网企业及传统零售业的兴趣,使得行业大佬们争相竞购?
国泰君安零售首席分析师訾猛对《中国企业家》表示,这是由于麦德龙从1995年进入中国,一直定位于仓储超市业态,以B2B业务为主,相对于本土零售企业优势较为明显。“一方面麦德龙在中国20年的经营过程中积累了一批稳定合作的优质企业用户,这些客户资源和合作关系对于很多零售企业来说是宝贵的资源;另一方面,麦德龙有自己的全球供应链优势,自有品牌包括生鲜商品品质和口碑都比较好。”
但很明显的是,随着中国互联网进程的加快,消费者受电商和消费习惯变化的影响,麦德龙的优势反倒成为其绊脚石,“选址不在核心区域、卖场面积在1万平方以上,从便利性角度来说不如中国零售商的消费体验好,而且电商的出现也削弱了它的价格优势。”新零售专家、前万菱集团电商副总裁李礼解释说,对外资企业来说,卖掉是最简单的方法,其次便是将品牌保留,由中国企业进行托管。
在麦德龙此次爆出“被收购”的消息后,《中国企业家》记者第一时间联系了阿里巴巴集团及腾讯集团,但二者皆表示对此消息不予置评。
而此次参与竞购的有厚朴投资与生鲜移动电商平台美菜网组成的财团、永辉超市与高瓴资本组成的财团,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美菜、永辉方面也均表示暂不进行评论。
尽管此前永辉超市曾发布公告称,虽与麦德龙中国有过初步沟通,但并未与其就收购事宜进行实质性商业洽谈,也没有形成任何一致性意见和文件。
只是这次麦德龙却很坦诚地表示,其目标是为了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并最大限度发挥其中国业务的增长潜力。此外还目前公司正在与潜在合作伙伴进行谈判,继续缩小谈判竞购者名单,但对具体细节及出售进程暂不予置评。
有业内人士认为,由于中国电商消费市场在大数据的应用等方面日益成熟,与麦德龙合作有可能带来协同效应,双方可在供应链、数据等方面进行互补,达到双赢的结果。
而作为最大的零售商,成立于1964年的麦德龙不仅开创了现购自运制的经营,还将卖场设计成大型仓储结构,以批发零售为主。而与传统的送货批发相比,现购自运的优势在于高性价比,及时获得商品以及更长的营业时间。进入中国后,更是凭借这种新兴的模式,吸引了众多中国消费者,营收也一攀升,2008年麦德龙营收达到655.29亿欧元,几乎达到了历史最高点。
不过商业向来有其规律,一旦突破了最高点的阈值,等待它的不是漫长的瓶颈期,便是极速的坠落,显然麦德龙也难逃此劫。据相关财据显示,自2009年~2013年,麦德龙的营收还算稳定,基本在650亿欧元上下浮动,没有太大变化;而从2014年开始,麦德龙营收便开始下滑,短短两年,其营收就已经从原先的近600亿欧元跌至218.7亿欧元,跌幅近60%。
麦德龙不得不开始了一系列的撤资调整。2015年,麦德龙先是将本土的考夫霍夫百货商店(Kaufhof)以32亿美元出售给哈德逊湾公司;2017年又将销售电子产品和电器的公司拆分出去,由消费者电子集团Ceconomy单独管理;2018年9月,麦德龙已经开始启动Real及所有相关业务活动的系统撤资程序,而作为麦德龙旗下的连锁超市,Real目前在经营着282家超市,以及65个地点的房地产投资组合。
在2019年2月的股东大会上,麦德龙集团董事长奥拉夫·科赫表示,“通过撤资大卖场业务,麦德龙在成为一家纯粹的批发企业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2018/19财政年度,还将继续投资于交付业务的扩张和数字化,进而实现可持续的增长。”奥拉夫·科赫认为,尽管2017/18财年对麦德龙来说面临了意想不到的挑战,但经过调整后,未来会将重点放在HoReCa和Trader上(HoReCa是酒品类大客户销售渠道,泛指零售业销售渠道中的团购大客户;Trader则指食品类专业的批发商及零售商)。
尽管麦德龙方面一直在强调不会出售中国区业务,而且为了成为更好的食品供应商,还要加大在中国的发展力度。但当一批批同期进入中国的外资零售商纷纷撤出或寻求卖身时,麦德龙也曾茫然失措过,想要寻求新的发展契机,比如与富士康成立消费电子连锁卖场、进军便利店业务,并在上海开出“合麦家”便利店,可结果却总是不得善终;想要实现对中国市场的本土化,借助阿里突围线上,可线上业务也并没能给它带来多少增长空间,麦德龙中国也一度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不过以麦德龙一直以来的撤资战略来看,在合适的时候为中国区寻找一个好的买家更为重要,只是多次突围失利的麦德龙中国如何够得上15亿~20亿美元的估值?
同一样,麦德龙在进入中国后,仍旧只买不租的开店策略。在麦德龙地产集团首席执行官Jean-Christophe Bretxa看来,建设用地是一种供不应求的资源,因此城市需要房地产的高效和多样化使用,未来在中国、土耳其等国家重建麦德龙现购自运商店时,麦德龙地产可以将零售、住宅空间、娱乐等生活领域及功能聚集在一起。
“尽管前期投入成本较高,但自持物业能够增加企业固有资产,也可以使业务更加多元化发展。”克而瑞高级分析师崔秀程对《中国企业家》表示,万科之所以看上麦德龙,一方面是由于以后住宅的投资属性会越来越弱,住宅项目的利润会不断变薄,万科亟需增加利润的增长点,另一方面从短期来看,麦德龙也处于物业抛售期,此时放手,时机更好。
“2011年以前,麦德龙主要深耕中国的一二线城市,它在、上海等一二线城市有很多自持物业,资产价值丰富。”在訾猛看来,如今麦德龙的这些物业已经成为非常稀缺的资产,同时也经历了明显的资产增值。有数据显示,近几十年,中国商业地产租金正以每年5%~8%的速度上涨。
而据《中国企业家》不完全统计,从2000年至2006年,麦德龙在武汉、杭州、重庆三地分别成立了仓储管理有限公司,累计投资近1800万美元;在长沙、西安、天津等7个城市分别成立了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累计投资近4000万美元,按照上述地产租金的增速来看,麦德龙或许早有“王炸”在手。
虽然与同期进入中国的沃尔玛、家乐福相比,20余年间,麦德龙在中国仅仅开出了95家店铺,还不到前两者的四分之一,在消费者中的知名度也不如前两者,但在企业端(B端)麦德龙中国确又鲜少能遇到竞争对手。仅这一点,便能让近几年在to B业务上加速布局的阿里巴巴难以放手,多次伸出橄榄枝,寻求合作。
即便是早在2015年,麦德龙已经入驻天猫国际,并与阿里巴巴在商品供应链、跨境电商及大数据等方面达成合作,完成线年,菜鸟方面表示,麦德龙已经与其达成合作,并通过菜鸟的供应链体系全程把控,进一步降低供应链成本。
只不过,这次阿里的更为迫切。2019年3月,阿里巴巴进行了新一轮的组织架构调整,将目光主要集中在消费者及企业服务两个市场,并强调在保持天猫、淘宝两个品牌发展的同时,打通两个消费场景,实现消费者和平家的分层运营,以满足不同消费者及商家的多种需求。与此同时,阿里还希望通过生产关系的变革,从供应链、管理及技术等方面改善零售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式,让更多企业从销售的数字化更广泛的数字化,但问题是对大部分线下企业来说,数字化转型仍旧是一个新命题,接受改变仍需时日。
不仅仅是阿里,腾讯的组织架构调整,也将to B业务放在了首要,而智慧零售也被认为是腾讯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与阿里不同,腾讯更看中的是连接的价值,通过连接人、连接内容等方面,实现从消费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的升级。
“而麦德龙的优势在于,它有足够多的B端用户且粘性相对较高,再加上会员制的政策,让麦德龙在线下也能更清楚客户的购买习惯以及商品数据。”訾猛表示,除此之外,麦德龙的生鲜供应链优势也尤为明显。
据了解,早在2007年底麦德龙就建立起自己的可追溯系统,截至2017年已经成功地开发了近4000余种可追溯商品,且主要集中在果蔬、水产及肉类产品,并占生鲜产品全年销售额的一半以上。而对其自有品牌食品的质量标准控制得更为严苛,为了鱼肉口感和新鲜度,麦德龙每周两次从国外精选渔场直接采购,并空运到中国,从捕捞到上架加起来不到72小时。
尽管如此,麦德龙还是从2018年9月开始便有意收缩其在中国的零售业务,找人接盘,但时至今日仍是窥伺者众多,接盘者迟迟未现。对此訾猛解释称,跨国公司的收购往往会经历非常复杂的谈判过程,谈判时间漫长,“更何况,目前还处于交易的初期阶段,双方应该会就收购的资产和价格进行试探和博弈,现在的方案并不能代表最终的方案”。
有知情人士表示,如果出价诱人,麦德龙甚至愿意出售其中国业务多达80%的股权给中国的合作伙伴,同时保留少数股权,而这笔交易最终能够花落谁家,还要看激烈的竞购和背后的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