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验证袋子的重量,记者还在市场上购买了没有加厚的空袋子,复秤结果显示为25克,这比装鱼虾的袋子重量少一半 本报记者马捷文摄海鲜贵,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实,可你知道方欣炭市街海鲜市场上商家用来装海鲜的袋子也和海鲜一样贵吗?该市场的商家多使用单个重量50克(即1两)的超厚黑色塑料袋,随着消费者购买海鲜品种的不同,这个塑料袋的身价也不时变化,每个少则3元,多则十几、二十元。家住西安市城南的吴女士昨日上午说,她经常在方欣炭市街海鲜市场买海鲜,但10天前发现商户们开始用一种很厚的黑色塑料袋,并且一起过秤。她用家里的电子秤复了一下秤,发现袋子重逾一两,28元每斤的小龙虾她买了3斤,袋子就值3.06元;而买200元一斤的大龙虾时,一个袋子就占了20多元。“几乎家家户户都用这种厚袋子”,吴女士很地说,商家用这种手段多赚钱行为非常恶劣,她希望有关部门能规范一下。昨日上午10时许,记者来到位于西二环的方欣炭市街海鲜市场。市民刘女士正在一家水产店买鱼虾,只见商家称重前都会先套上塑料袋,然后根据总重量计算总价。刘女士说,鱼虾都是活的,她觉得商家用袋子先装起来再称重合情合理,压根儿没想到袋子其实挺有分量的。“我一般会担心重量不够,没想着袋子的问题。”市民孙女士说,对于这种变相缺斤少两她很惊讶也很,觉得商家这种做法很不合适。记者将鱼虾取出,将袋子上的水分用吸水纸全部吸干后,上秤称的结果显示,装鱼虾的袋子重量都为50克(1两),按照虾的单价算下来,一个袋子就值3元钱,而店家给记者去皮时所称的袋子价值为1.5元。更离谱的是,买时声称2.4斤的活虾,此时复秤的结果仅为1.2斤,比店家称的时候足足少了一半。而复过秤的多宝鱼去掉袋子重新称重时,重量几乎没变,是1.2斤,只比店家称的少了0.04斤。结果似乎说明,一旦消费者要求复秤并付诸行动,店家不仅不会缺斤少两,而且连袋子的重量也会去除;而一旦消费者不复秤,店家不但要缺斤少两,袋子的重量也会计入总价。一名知情者称,这种重量一两的塑料袋,批发价每个仅0.4元,曾从事过塑料袋批发的韩先生也了这一点。昨日,方欣炭市街海鲜市场一楼管理员姚建义称,目前尚未接到消费者举报缺斤少两的投诉。但市场有,一旦发现商家缺斤少两,缺一罚十,其中两倍赔偿消费者,另外8倍留在市场,年底励诚信商户。对于店家使用重50克的塑料袋称重一事,他称会告知商家,让他们改进称重方式,称重时去除塑料袋的重量。他还消费者,买东西时最好在市场设的复秤台去复秤。工商莲湖北关工商所相关负责人介绍,对于塑料袋的只要符合卫生要求即可,没有重量方面的。但变相的缺斤少两是绝对不允许的,为此,他们在该市场设置了两个复秤台,并定期前往检查。市民购买海鲜时要求去皮称,同时复秤。如果发现有商户缺斤少两,可拨打12315或北关工商所的举报电线进行举报,同时注意开票留据,工商部门会前往调查。在市场西前排53号,记者先购买了30元一斤的活虾,店家将活虾捞出后装入袋子称重,2.4斤共72元。“你这袋子也很重,应该去皮吧。”记者询问后,店家拿来一个新袋子给记者称重后,按虾的价格一计算,袋子1.5元。“就收你70吧。”店家这样说。随后,记者又来到另外一家水产店,购买了一条25元一斤的多宝鱼。店家先捞出一条鱼放在秤盘上问杀不杀,记者说不杀,店家于是拿来一只塑料袋装鱼称重。“你给我称够啊,我要去复秤的。”称重前记者强调。店家重量为1.24斤,记者拿去重称,重量一致。店家算完后称总价为31元,记者同样强调袋子也有重量让去皮,但这回店家怎么都不同意了。李先生在一家水产店购买三文鱼,店家称48元一斤,李先生说自己买得多,让店家切一条新鲜鱼。店家遂重新切了一条鱼,并按照李先生的要求切了一大块,称重为3斤,总价144元。“我怎么觉得不够呢,你让我拿去复秤吧。”听李先生这么一说,店家马上说,如果要按照实际重量就要65元一斤。再次称重后只有2斤,总价为130元,比上一次差了14元。“这里面猫腻太多了,我不图便宜,但秤一定得给够。”李先生说,他们全家都喜欢吃海鲜,所以他经常来买,这里面的问题他都知道,也就知道如何应对。不过他也没意识到装海鲜的袋子很重,他刚刚买了一只140元一斤的甲鱼,也是连同塑料袋一起称的,如果袋子重50克,那又被店家骗去了14元。北关工商所该负责人介绍,其实买海鲜时很多缺斤少两的情况消费者是可以避免的,他介绍了几种简单的方法:2.一定要亲眼看着称量过程。有些摊主的秤摆在靠里的或干脆在鱼缸后面,这样称量时很有可能调包。可以要求摊主当面称,自己记下秤上显示的分量,再用自己的秤或去复秤台复核一下。摊主看见这样的消费者,也会相对一点;3.在购买海鲜的过程中,消费者不仅要考虑价格,还应该搞清楚种类、质量、计量等问题,要求商家提供收据或小票,便于日后为纠纷提供;李老汉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