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5点半,夜的黑仍未褪去,位于沙河大街上的金马国际服装城外却已躁动了起来,庞大的服装批发流水线开始忙碌运作。这流水线似的传送带上,随处可见拉车人。一人,一车。或倚在边栏杆上眼含期待地等待着,或行色匆匆地扛拉一个个装满衣服的黑色塑料袋走过。
李敏(化名)夫妻就是这搬运流水线上的一环。他们背着“沙河服装城货运搬运服务车队”蓝色马甲,工号是1×× 。妻子李敏本来在的大学里打工,丈夫近几年一直在沙河服装市场拉车。因难忍长期分居两地,一年多前,李敏也来到这里,和丈夫一起做起了拉车人的行当。而两人年幼的孩子被放在河南老家。
夫妻俩住在离服装城很远的广汕,为了省钱,两人每天要骑半小时自行车才能到。一般凌晨5点就要起床,如果遇上前一天有客户预定了要下很多货的日子,凌晨两三点就要过来了。每天,手挑肩扛,繁重的体力活都持续到下午3点服装城关门后。如果哪天客户较多,要到下午四五点才能下班。为了能存够精力,夫妻俩晚上10点前便要入睡,无暇做其他兼职。
辛作换来的收入并不是很高。每件货物5元,遇到熟客还要打个折。今年服装市场不如去年景气,妻子表示一天她只能挣二三十元,而去年生意最好的时候,每天最多也就赚150元。
除了收入不高,这一行的投入也不是只要有力气就能进。夫妻俩共用着一件写着号码的蓝色工作马甲和拖车,这两件东西花了他们近2万元钱。而据了解,这就是沙河拉车行当的“入场费”。没有戴这个号码的马甲和拖车,就不是沙河顶的拉车工。而客人们为了,一般选择拉车人时也会认这个号服。没有号服,就没有熟客。
可就算买下了一个号码,也不是一劳永逸了。每个号码每个月要交管理费。这个费用从每月300元,经后调到了现在的每月200元。每年2400元的这项固定支出对于两夫妻并不是一笔小数目。他们要合用一个号服,一个拖车,两人同时开工,才能维持生计。
在沙河服装市场,有几样东西几乎是标配的。钉在IPA D大小薄胶板上的计算机、白色记账单、白色油墨笔、封箱胶带、剪刀、手推车甚至是口中嚼的槟榔,这些工具、文具和食物,和档主们兜里的人民币一样,几乎都只有一个款,都运行在统一的价格上。
走进任何一家服装城,稍加驻足,就会看到一些人推着小推车,装着用橡皮筋捆好的一束束黑色塑料袋,还有封箱胶带、剪刀等。“塑料袋、塑料袋”的叫卖声,随着他们行色匆匆的脚步撒落在楼层各个角落。
50多岁的河南人老高,就是其中一员。沙河宾馆的人行道,是他们的地盘。老高以前在家务农多年,也在郑州用小三轮车拉过活。他和老伴年纪大了,成年的儿女虽然也在广州打工,但日子过得也很。夫妻俩便继续在南方这个都市打拼,在外地人为主的批发市场卖塑料袋,他们就不用学粤语。
服装城里面是别人的“地盘”,不能进,便只好在外面卖。老高夫妇每天从清早5点多就得过来,一直卖到下午2点。两个人分开卖,生意说不上有多旺。好的时候能卖20捆,少的时候也许颗粒无收。塑料袋小的10元,中的18元,大的28元,这是行价,在哪卖都一样。一捆塑料袋只能赚1元钱,加上剪刀胶带等的收入,一天也就赚个五六十元。中午,夫妻俩吃点五六元一份的流动食品车里的食物,晚上在家煮十来元的饭菜。这便是他们的一天。
“如果市场以后衰落搬走,那我也跟着搬走。如果市场规范了,升级了,那就重新适应,总是需要有人做配套的呀!”生意好不好都要生活,他们没太多想这些问题。
在老高夫妇周围,沙河宾馆附近摆卖的黑袋小摊有七八个。但市场内的“黑袋人”则是流动性的,每层都有两三人。在沙河某市场干了4年的档主偷偷说,一天之内,一辆3吨重货车满满的塑料袋都会被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