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村庄的风流韵事“治塑”升级!日前,湖南省发展和委员会、湖南省生态厅联合发布《湖南省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实施方案》(下称《实施方案》),明确我省将重点聚焦不可降解塑料袋,一次性塑料餐具,宾馆、酒店一次性塑料制品,快递塑料包装,农用地膜5类塑料制品污染,分步骤、分领域、使用相关塑料制品。
11月23日,记者分别走访了农贸市场、超市、药店等地方进行采访调查,了解目前长沙塑料袋的使用情况。
上午10点,伴随着淅淅沥沥的小雨,记者来到开福区四方坪农贸市场,看到摊位上大多挂着颜色各异、大小不一的超薄免费塑料袋,供顾客随意取用,并无任何可降解标识。而正忙着采购的市民手中,随手提的塑料袋里装着黄瓜、西红柿、土豆等。经记者观察,市民买一趟菜下来,用上十来个塑料袋并不稀奇。
“市场内经营户都免费提供,自己家不给,恐怕没有顾客会登门了。”一位菜摊老板介绍,塑料袋两块钱一捆,一捆50个左右,一天最多能用200多个!
紧接着记者走访了3家药店。据介绍,药店的塑料袋一般采用定制的,按大小有10厘米、50厘米、150厘米三种,并且印有可降解标识,触感与普通塑料袋不同,感觉更加厚实,并无难闻的塑料气味。
“顾客只买个创可贴、消毒水、棉签等小件药品我们会用最小的塑料袋打包。”药店人员介绍到,虽然免费提供塑料袋,但会根据实际药品大小来提供包装袋。
下午2点,在开福区四方坪的麦德龙大型商超内,虽然收银台的塑料购物袋为有偿使用,具有可降解标识,但是,蔬菜、水果、肉类等食材还是由超市免费提供的平卷塑料袋包装,这成了市民的包装首选。
●到2020年底,长沙市建成区商场、超市、药店、书店等场所及餐饮打包外卖服务和各类展会活动,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集贸市场规范和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
●到2025年底,上述区域的集贸市场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鼓励城乡接合部、乡镇和农村集市等场所停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
●到2020年底,全省餐饮行业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地级以上城市建成区、全省4以上旅游景区餐饮堂食服务,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
●到2022年底,县城建成区、所有旅游景区餐饮堂食服务,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
●到2025年底,地级以上城市餐饮外卖领域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消耗强度下降30%,农村酒席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
●到2022年底,全省星级宾馆、酒店等场所不再主动无偿提供一次性塑料制品,可通过设置自助购买机、提供续充型洗洁剂等方式提供相关服务;
●到2025年底,全省电商平台企业和邮政快递网点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袋、塑料胶带、一次性塑料编织袋等,减少寄递环节二次包装。
●到2020年底,形成覆盖全省的农用地膜生产、销售、使用、回收、加工监督管理制度,构建完备的农用地膜回收利用体系,农用地膜回收率达到80%以上;
●到2025年底,农用地膜基本实现全回收,不合格的农用地膜基本淘汰,地膜残留量实现负增长,农田“白色污染”得到有效防控。
面对塑料袋使用后可能产生的缺口,《实施方案》提出,推广应用替代产品、培育新业态新模式、增加绿色产品供给。
具体而言,在商场、超市、药店、书店等场所,推广使用环保布袋、纸袋等非塑料制品和可降解购物袋,鼓励设置自助式、智慧化投放装置。推广使用生鲜产品可降解包装膜(袋)。建立集贸市场购物袋集中购销制。在餐饮外卖领域推广使用符合性能和食品安全要求的生物基产品和可降解塑料袋等替代产品。
强化企业绿色管理责任,推行绿色供应链。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鼓励塑料制品生产企业与流通商家、消费终端合作,采用“以旧换新”、“销一收一”等模式,减少废弃量。支持电商、外卖等平台企业强化入驻商户管理,制定一次性塑料制品减量替代实施方案,并向社会发布执行情况。以连锁商超、大型集贸市场、物流仓储、电商快递等为重点,通过设备租赁、融资租赁等方式,布局安装自动销售平卷塑料袋机;积极推广可循环、可折叠包装产品和物流配送器具。在城市中心及旅游热点区域推行“无接触式管道直供饮用水”模式,减少一次性包装饮用水的消耗。
建立健全可降解塑料尤其是生物基原料及制品生产审批的“绿色通道”,严格塑料制品尤其是食品接触用塑料制品生产许可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