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所说的DIY,其实是一种没有专业资质的行为,DIY也一样,大部分DIY缺乏标准化,良品率是没有的, 说通俗点,同一款,都会有不同的味道,效果也因人而异。
很多人认为,就是个喇叭单元+外壳组合在一起,其实不会这么简单,喇叭单元好不一定出来的声音就好,这里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那就是调音,缺少完美的调音,声音完全没法听,调音过程中,需要有专业的仪器来测试,左右声道的差异除非金耳朵,否则没法分辨两边相差多少频响。
另外,不同的调音方式出来的声音风格也不一样,要低音好还是中频?调音起了很大作用,可能那边塞一个泡棉,另外一个孔堵些胶,声音就完全不一样了,所以DIY是一项很复杂的活,你会相信那些DIY的人能比得上专业调音师?即使确实有好素质的个体,良品率也不能,工业化的生产和DIY出来的成品,效果是很不一样的,这也是品牌和DIY的最主要的差别。当然,市场上素质非常好的DIY作品也还是有的。
另外,声音这东西其实是一门玄学,因为每个人对声音的度不一样,还有每个人听歌,大脑会不自觉地加一些“音效”,即某些玩家所说的“脑放”。
DIY行业有个很典型的营销套:比如主打女声、低音神器。我给大家提个醒,如果看到这类的词汇,说明有声音缺陷,或者是在吹牛皮,因为没有哪个设计师会主动把一款风格死,因为这样做就会放弃更多的消费者,所以这种说法相当不专业。当一个厂商这样宣传时也体现了他对自家产品的不自信。
下面说说DIY是怎么做的。我们看到的DIY无非就是买现成的单元+腔体+线材来进行组装,其中线材可以自己编织,用某些基线自己编织自己焊接插头,而单元和腔体能够改动的余地基本没有,最多就是腔体的调音海棉可以自己尝试用不同材料替换。
DIY制作很简单,只需电焊技术就可以了,自己购买材料DIY耳塞。所谓的调音,无非就是把以上这些元件进行不同组合,再实际聆听对比,选取声音较好的组合而已,而单元与腔体的组合受限于尺寸使得搭配与组合非常有限。而正规的耳塞设计单元与腔体甚至调音海棉都是配套的,随意替换能出好声的可能性非常低,所以DIY调音的水平比正规厂商差多了。有一些DIY作坊利用自己的电烙铁直接拼装组件DIY。
音频效果是一个很感性的东西,同一款在不同人的耳朵里,能听出不一样的感觉,十块钱的跟四五十的,音质差别可能很大,但是四五十的跟一两百的,区别可能就要依靠玄学来解释了。
而国产厂商要想在没有技术积累的情况下占领市场,也就只能依靠玄学占领低端市场了,要不就打着国产的爱国主义旗号来忽悠消费者。这些消费者大多是想花少量的钱去体验高价的音质,厂家正是利用消费者这种心理对其进行忽悠,可以说就是这种心理支撑起了强大的低端市场。
一款百元DIY的成本大致如下:仿铁三角单元一对,8元(线元左右),时尚外壳一对(2元),成品普通线材 分线元。
这种成本的,在小作坊里面还是算是高端了。一般小作坊生产了主要卖给商家进行DIY贴牌包装。经过贴牌包装之后,往往能卖出100元——150元的高价。
这是怎么做到的呢? 秘诀就是挂羊头卖狗肉。比如产品推广页写资深音频圈玩家创业,打造作品,其实就是小作坊里几个电焊工的作品。加上一些逼格高的关键词:声学音腔设计 、原厂单元、 无损凯夫线材等等。然后还可以利用数据来忽悠买家,比如频率范围的数据设置竟然有10Hz~25KHz ,其实正耳可以听到的频率就在10HZ~20kHz。 广告宣传页上,直接打上“秒杀所有市场价300以下”等口号,还承诺不满意包退货。
这类百元DIY的销量都很惊人,普通店铺月销量接近1000左右。除去物流和人工成本,单品月利润10万左右。这还只是一个品类,有的淘宝diy店铺,有好几件不同层次的,比如一款低端的成本不到10元,销售价格可以卖50元。
除此之外,淘宝店铺背后的小作坊还会生产超低端,也就是大家说的天桥货,销售价普遍在10元左右,这些基本没有音质可言,调大声还会破音,但是外壳包装还是挺不错的,天桥货用的线材有的是按斤卖的,每条的线元,加上劣质的单元和包装,成本在4元左右。有的十几块的DIY更夸张,包装成本比硬件成本都高。
不光是天桥货的外观不错,DIY整体都非常潮流,深深的吸引住了抓住年轻人,比如大家喜欢的DIY动铁,它们都有个共同的外观特征:把外壳设计成透明,把单元露出来,跟高档手表、台机机箱一样。
1、DIY所谓的调音,无非就是把以上这些元件进行不同组合,再实际聆听对比,选取声音较好的组合而已,而单元与腔体的组合受限于尺寸使得搭配与组合非常有限。
2、一款售价百元的DIY,成本大致如下:仿铁三角单元一对,8元。(线元左右),时尚外壳一对:2元 。成品普通线、百元DIY的销量惊人,普通店铺月销量接近1000左右。除去物流和人工成本单品月利润10万左右。这还只是一个品类,有的淘宝diy店铺有好几件不同层次的,比如一款低端的成本不到10元,销售价格可以卖50元。
推荐: